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3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531篇
林业   140篇
农学   158篇
基础科学   2493篇
  881篇
综合类   706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46篇
畜牧兽医   69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4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为解决农用运输车长时间制动造成的热衰退问题,参考THB40液力缓速器,基于相似理论设计了一款液力缓速器。计算确定了其设计制动力矩值和定转子叶轮参数,运用Pro/E构建了其三维结构,并在CFX14.5平台上以SST-kω湍流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制动力矩符合设计要求,流场的特征与THB40流场特征高度一致,为设计适合农用车用液力缓速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2.
为研究离心泵不同空化状态下噪声特性的变化规律,以及空化的发展对水动力噪声的影响,首先以一台超低比转数离心泵为研究对象,搭建闭式试验台,基于泵产品测试系统及数据采集系统建立了离心泵空化噪声的试验测试系统,实现了泵性能参数和内场噪声信号的同步采集。其次,分别应用不同空化模型对模型泵空化性能曲线进行预测,并与试验值进行对比,选择合适的空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将整个空化过程划分为未空化阶段、空化初生阶段、特征空化阶段及严重空化阶段,结合声学边界元法将流场信息转化为声场信息,并通过比较各空化阶段噪声预测值与试验值相对误差,发现模拟信号与实际信号吻合度较高,充分验证了预测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基于流声耦合法研究空化对内部声场的影响。研究发现:针对超低比转数离心泵空化,Zwart模型比Kunz模型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内场噪声信号随空化的发展变化规律比较复杂。在中低频段,由于空化对动静干涉的抑制作用,使得叶频及其倍频特征值离散分量声压级随空化的发展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而轴频分量呈现增大趋势;而高频宽频噪声随空化系数的降低呈现先缓慢减小、然后急剧上升的规律,逐渐将高频特征值分量淹没在宽频带中,高频段声压级的增高造成总声压级的升高。  相似文献   
53.
导叶位置对S型轴伸贯流泵装置水力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不同导叶位置对S型轴伸式贯流泵装置水力性能的影响,设计了4种不同导叶相对位置的方案,并分别针对小流量(Q=0.8Q0)、设计流量(Q=1.0Q0)、大流量(Q=1.2Q0)3种工况下的S型轴伸贯流泵装置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对比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并分析计算结果的外特性与内特性,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泵装置效率和扬程随导叶相对位置逐渐增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导叶与叶轮之间的相对距离存在最优值A=10 mm,在此位置时,泵装置效率和扬程相对最高,导叶体水力损失与出水流道水力损失相对最小,导叶体对于动能的回收能力强。小流量与设计流量工况下,出水流道进口平均涡角的大小随导叶相对位置先减小后增加,对应出水流道水力损失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大流量工况下,平均涡角不随导叶相对位置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54.
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我国的泵站工程为输水、供水以及防洪减灾提供了有力保障。针对水泵机组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进行研究,建立水泵机组状态监测与诊断的软件及各分析模块与数据库,进行机组性能的预测研究,为水泵机组的状态维修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5.
太阳能辅助闭式热源塔热泵系统冬季制热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荣  刘晔  方俊飞  孟欣 《农业工程学报》2020,36(11):210-217
热源塔热泵系统以空气为冷热源,在冬季制热时其性能会随环境温度的降低而降低。为此研发了可应用陕南地区农村建筑的太阳能辅助闭式热源塔热泵系统,试验研究了冬季工况下系统的制热性能,初步分析了太阳热能与空气热能的互补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制热量范围为12.1~15.2 k W,热泵机组性能系数范围为2.3~3.5,系统能效比范围为1.5~2.4,供热温度高于41℃;冷却水温度对压缩机耗电量的影响程度大于防冻溶液温度,冷却水平均温度每升高1℃,压缩要耗电量增加98.1 W,而防冻溶液平均温度每升高1℃,压缩机耗电量减小9.5 W;太阳能辅助热源塔热泵制热模式下,热泵机组通过改变防冻溶液与空气和集热工质换热温差的方法来改变防冻溶液从空气和集热水箱中的吸热量,以实现空气热能与太阳热能的互补。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应避免供热温度过高以减小压缩机耗电;在集热水箱温度较高时通过降低风机频率减小风机耗电以提高系统综合能效,但应避免风机低频率工作可能给机组安全运行带来的隐患。  相似文献   
56.
诱导轮与叶轮匹配不合理,是影响微型离心泵运行稳定性的原因之一。为了研究诱导轮与叶轮之间的轴向距离(简称为轴向距离)的匹配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该文以一台前置诱导轮离心泵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方法定量分析了不同轴向距离对离心泵能量特性、汽蚀特性和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选取5种轴向距离,分别为0.1S,0.5S,1.0S、1.5S和2.0S(S为诱导轮轴向长度与叶栅稠密度的比值),对离心泵进行三维流场数值预测。结果表明,轴向距离增加后,扬程和效率均有所增加,汽蚀余量降低,但叶轮内压力脉动幅值升高。其中,在额定工况下,当轴向距离增大至1.0S时,扬程提高了0.61m,效率提高了5.8%,临界汽蚀余量降低了0.4m;轴向距离继续增大后,各项性能变化不大。综合分析认为,轴向距离为1.0S时,诱导轮与叶轮的匹配性能最佳,有利于离心泵稳定运行。研究结果可为微型离心泵诱导轮与叶轮的匹配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抛物线形混凝土衬砌渠道标准化结构形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例比较了2种常用的抛物线形渠道水力最佳断面参数,得出二次抛物线渠道的水力性能优于半立方抛物线形渠道,并推导出了二次抛物线渠道实用经济断面的计算公式,提出了详细的计算步骤,给出了二次抛物线渠道实用经济断面水力计算表以供设计人员使用。同时,根据渠道工程实际应用情况和现行规范要求,提出了抛物线形混凝土衬砌渠道标准化结构形式,计算得出了常用抛物线形混凝土渠道结构尺寸、不同比降流量表,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根据设计渠道的具体情况进行选用。  相似文献   
58.
为适应我国山坡、丘陵地带苜蓿收获特殊需求,提高苜蓿收获机械作业操作灵活性和安全性,提出了一款山地手扶式苜蓿刈割压扁机。该机采用全液压驱动,整机液压系统由行走驱动回路、工作装置升降控制回路及工作装置驱动回路3部分组成,可实现自走、工作装置升降和刈割压扁作业;工作装置升降机构采用平行四连杆机构,以保证工作装置升降过程中割刀刀盘倾角不变。同时,进行了样机试制与田间性能试验,试验表明:整机能够有效地实现苜蓿的刈割、压扁作业,爬坡度可达30%,行驶速度可达5km/h,能够实现单边制动转向及原地转向等功能,满足山坡、丘陵地带苜蓿收获的需求。  相似文献   
59.
彭丽  胡林龙 《绿色大世界》2011,(12):211-214
指出了住宅建筑的暖通空调能耗占建筑能耗的比重大,较燃煤取暖而言,热泵技术的节能效果显著。从原理特点、适用性、限制条件、土建和设备建设难度和周期、后期管理维护等方面分析了空气、地表(下)水、土壤、太阳能和污水等热泵热源,探讨了住宅建筑热泵热源选择的总的原则。  相似文献   
60.
In Central Europe, various plant species including large-grain legumes and their mixtures are grown as catch crops, particularly between grains harvested early and subsequent summer crops.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question of how soil structure in the topsoil is influenced when catch cropping with large-grain legumes (experimental factor A: without catch crop, with catch crop) under different ploughless tillage conditions during catch crop seeding (experimental factor B: deep tillage/25–30 cm, shallow tillage/8–10 cm). Five one-year trials were performed using standard machinery at various sites in Germany. Soil core samples extracted from the topsoil in the spring after catch crop cultivation served to identify air capacity,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and precompression stress. The above-ground and below-ground biomass yields of the catch crops were also determined at most of the sites. In addition, the soil compaction risk for the working steps in the experiments was calculated using the REPRO model.The dry matter yield of the catch crops varied considerably between the individual trial sites and years. In particular, high levels of dry matter were able to form in the case of early seeding and a sufficient supply of precipitation. The soil structure was only rarely affected positively by catch crop cultivation, and catch crops did not contribute in the short term to loosening already compacted topsoils. In contrast, mechanical soil stresses caused by driving over the ground and additional working steps used in cultivating catch crops often led to lower air capacity in these treatments.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soil compaction risks calculated using the REPRO model, which were higher in the treatments with catch cropping. Catch crop cultivation also only resulted in improved mechanical stability at one location. The positive effect of deep ploughless tillage on air capacity and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however, became more clearly evident regardless of catch crop cultivation. In order for catch crop cultivation with large-grain legumes to be able to have a favourable impact on soil structure, it is therefore important that cultivating them does not result in any new soil compaction. In the conditions evaluated, deep tillage was more effective at loosening compacted topsoil than growing catch cro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